钩端螺旋体:人兽共患传染病小课堂
发布时间: 2019-10-11 浏览次数: 10

本期小课堂,我们来介绍一下钩端螺旋体病(简称“钩体病”),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(简称“钩体”)所引起的疾病。

 

1886年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,钩体病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。该病对人危害严重,尤其是肺弥漫性出血型患者,常引起死亡,在我国属于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。

 

 

钩端螺旋体是什么?

 

钩体是一类形体纤细、柔软、弯曲、螺旋盘绕的单细胞微生物,一段或两端弯曲成钩状。

 

钩体属包含两个种:问号钩端螺旋体(致病性的)和双曲钩端螺旋体(非致病性的)。致病性的问号状钩体可从患者、动物或带菌者体内分离检出。

 

 

 

钩端螺旋体寄生的宿主动物有哪些?

 

迄今为止全世界已从238种动物体内分离出钩体,包括哺乳动物、鸟类和两栖类,其中以哺乳动物为主。哺乳类动物肾脏长期带菌,并能排菌,污染水源及周围环境,成为人类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。

 

其中野生鼠类、人类饲养的猪、牛、羊、马等经济动物是主要宿主,与人类感染关系密切。

 

 

 

什么情况下人会感染钩体病?

 

与带菌动物直接密切接触(如被鼠咬伤)、或与被污染的水和环境有密切间接接触,均有感染的可能。人类感染以间接接触为主。

 

带菌动物会通过多种途径由体内向体外排出钩体,污染周围环境,如水和土壤。人类在水田参加劳作、在自然水体如江河、池塘和湖泊里游泳、涉水等,均可能感染钩体。

 

洪水泛滥时,扩大了家畜、鼠类排泄物污染范围,广大群众抗洪期间长时间接触洪水、甚至饮用洪水或被洪水侵入的井水等,增加感染机会,易造成钩体病大流行。洪水还可促使鼠群迁移,引起钩体病暴发。

 

 

感染钩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呢?

 

感染钩体一般潜伏期在2~21天,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:流感伤寒型、肺出血型、黄疸出血型、肾型、脑膜脑炎型。

 

钩体病早期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概括为“三症三征”:

 

三症(主观感觉)

 

1. 寒热:

起病突然、体温迅速升高,可达38~40℃,伴有寒战。

 

2. 酸痛:

严重而顽固的头痛、身体痛,使用普通止痛药不能缓解,身体痛以下肢疼痛最明显

 

3. 一身乏:

周身乏力十分严重,以至患者必须停工或卧床不起。疼痛和乏力使患者行走困难。

 

三征(查体可见)

 

1. 眼红:

双眼球结膜充血发红,无脓性分泌物、无疼痛、无畏光感。

 

2. 腿痛:

腓肠肌(腿肚子)压痛,轻压即有痛感,又称“拒按”,比较有特征性。

 

3. 淋巴结大:

指腋窝、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、疼痛。

 

次要症状有胃肠道或呼吸道症状、流鼻血、皮肤有出血点、皮疹、急性贫血等。

 

总体来说,钩体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,不易识别,常依赖实验室检查方能确诊。因此,如有疫水接触史,又有“三症三征”,应立刻就医,详细告知医生接触史,以便治疗。

  

 

如何预防钩体感染?

 

一般情况下,普通人群可通过以下措施减少接触几率,预防钩体病:

 

1. 消灭和控制传染源:

在我国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为野鼠和猪,因此做好灭鼠防鼠工作,加强家畜(猪)的管理,如病猪的隔离和屠宰,猪群的免疫等,可以有效预防钩体病的传播。

 

2. 加强个人防护:

在饲养场工作的人员,在打扫卫生和处理家畜排泄物时,要穿好靴子;对屠宰场工作人员,要穿长筒靴子和防水工作裙;对肉类加工人员,在处理肾脏和膀胱时应戴塑料手套;兽医人员应穿防护服和手套;下水道和污物处理同时穿戴防水靴和手套是非常有必要的。